Skip to content

台式机配置

台式机CPU

基础知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处理数据并协调其他硬件工作。它决定了设备的计算能力、运行速度和整体性能

CPU 关键参数

  1. 架构(Architecture)
    • CPU 的设计架构,决定每代性能提升(如 Intel 的 Raptor Lake、AMD 的 Zen4)
    • 新架构通常提升 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 每周期指令数),同频性能更强
      • 例如:AMD Zen4 比 Zen3 IPC 提升约 13%
  2. 核心(Cores)与线程(Threads)
    • 物理核心:真实计算单元,核心越多,多任务能力越强(如:8核 > 4核)
    • 逻辑线程:通过超线程
      • Intel Hyper-Threading 超线程(HT)、AMD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同步多线程(SMT)
      • 原理:通过复制 CPU 核心的部分硬件单元(如寄存器、状态机),让一个物理核心同时处理两个线程。提高 CPU 的并行处理能力,尤其在多任务、多线程应用中提升性能
  3. 频率(Clock Speed)
    • 基础频率:CPU 默认运行的最低速度
    • 加速频率:短时间内的最高速度,受散热和功耗限制
    • IPC:同频下,IPC 越高性能越强
  4. 缓存(Cache)
    • 临时存储高频数据,减少访问内存的延迟
    • 层级:L1 最小最快、L2 中等速度、L3 最大最慢
  5. 制程工艺(Process Node)
    • 晶体管尺寸(如 5nm、7nm),数字越小,能效比越高
    • Intel:Intel 7(10nm Enhanced)、Intel 4(7nm)
    • AMD:台积电 5nm(Zen 4)、4nm(Zen 4c)
  6. 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TDP)
    • CPU 的典型功耗(如 65W、125W),影响散热需求

CPU 后缀含义

Intel 台式机 CPU 后缀

后缀含义适用场景代表型号注意事项
无后缀标准版,带核显主流办公、家用i5-13400性价比高,适合无独显用户
K解锁倍频,可超频高性能游戏/超频玩家i9-13900K需搭配Z系列主板(如Z790)
KF无核显,可超频搭配独显的高性能主机i7-13700KF必须配独立显卡
F无核显(需独显)性价比游戏主机i5-13400F比同型号带核显版本便宜
T低功耗版(35W)迷你主机/省电办公i7-13700T性能较弱,适合静音需求
KS特挑超频版(更高频率)极限超频玩家i9-13900KS价格昂贵,散热要求极高

Core 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有时 Core 也会被省略掉

image-20250611171116932

AMD 台式机CPU后缀

后缀含义适用场景代表型号注意事项
无后缀标准版(部分带核显)主流用户R5 7600需确认是否含核显(如7000系需带G)
X高频优化版高性能游戏/生产力R7 7700X功耗较高,需注意散热
X3D3D V-Cache大缓存游戏神U(帧率显著提升)R7 7800X3D生产力软件提升有限
G带核显(Radeon Graphics)无独显办公/轻度游戏R5 5600G核显性能≈GTX 1050
T低功耗版(35W)迷你主机/低功耗需求R7 5700T性能低于标准版

image-20250611171800548

CPU 推荐

品牌推荐这里可以参考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CPU选购指南AMD CPU推荐Intel CPU推荐

image-20250610110401445

硅脂CPU和钎焊CPU

  • 硅脂
  • 铟可以焊接铜(散热铜盖)与硅(核心Die)

台式机主板

基础知识

主板是连接所有硬件的核心平台,直接影响CPU性能释放、扩展性和稳定性

主板核心功能:

功能作用
CPU 支持提供插槽(如 LGA1700/AM5)和供电,决定兼容的处理器型号
内存支持支持 DDR4/DDR5,最大容量和频率(如 DDR5-7200+)
扩展接口PCIe 插槽(显卡、固态硬盘)、M.2 接口(NVMe SSD)、SATA(机械硬盘)
网络与音频2.5G/10G 网卡、Wi-Fi 6E、高端音频芯片(如 Realtek ALC1220)
散热设计VRM 供电散热片、M.2 散热马甲,影响超频和高温稳定性

PCIe 插槽(显卡/扩展卡)

  •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外设互联标准),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它取代了旧的 PCI 和 AGP 总线标准,成为连接高速组件到主板的主流接口
  • 作用:连接显卡、固态硬盘(NVMe SSD)、声卡、网卡等高速设备

M.2 接口(NVMe SSD)

  • 早起开发代号为:Next GenerationForm Factor(NGFF),后正式命名为 M.2

    • M.2 的 M 代表 Module 模块化设计,强调其小型化、集成化的特性
    • 数字 2 表示第二代标准,取代早起的 mSATA 接口
  • M.2 接口有三种类型:M-Key、B-Key、B&M-Key

    • M-Key 接口支持 PCI-Ex4 通道,拥有高达 32Gbps 的带宽
    • B-Key 接口则主要支持 SATA 和 PCI-Ex2 通道

    img

主板推荐

一线品牌

  1. 华硕(ASUS)
    • 旗舰:ROG Maximus(Intel Z790)/ ROG Crosshair(AMD X670E)
    • 主流:TUF Gaming(耐用性价比)/ ROG Strix(均衡)
    • 性价比:Prime 系列(基础款,适合办公)
  2. 微星(MSI)
    • 旗舰:MEG(如 Z790 GODLIKE)
    • 主流:MPG(如 B760M 迫击炮)/ MAG(军火库系列)
    • 性价比:PRO 系列(入门级)
  3. 技嘉(GIGABYTE)
    • 旗舰:AORUS Xtreme(如 Z790 AORUS MASTER)
    • 主流:AORUS Elite / Gaming X
    • 性价比:UD 系列(入门超耐久)

二线三线品牌(性价比之选)

  1. 华擎(ASRock)
  • 高端:Taichi(太极系列)

  • 主流:Steel Legend(钢铁传奇)/ Phantom Gaming

  1. 映泰(BIOSTAR)
  • 推荐型号:B760GTQ 等(需具体看需求)
  1. 七彩虹(Colorful) & 铭瑄(Maxsun)
  • 推荐型号:七彩虹 CVN / 铭瑄终结者系列

品牌推荐这里可以参考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主板选购指南

image-20250610161104760

台式机散热器

基础知识

台式机散热器主要分为 风冷水冷 两大类,根据散热性能、噪音、兼容性和价格等因素,不同用户可选择适合的方案

  • 风冷散热器可以理解为塔式风冷散热(单塔四热管、六热管)

    image-20250611152541110

  • 水冷散热可以有一体式水冷散热(AIO,240水冷、360水冷,其实也可以叫风冷)以及分体式水冷散热(Custom Loop,这个比较耗钱和技术)

    image-20250611152615876

【硬核科普】电脑散热也讲风水?全网最详细电脑散热器工作原理科普

介绍散热器之前,首先需要知道一个概念,牛顿冷却定律:当物体的表面与周围存在温度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散失的热量与温度差成正比

  • 100°的金属块放到一个零度的环境里,会非常迅速的降温
  • 10°的金属块放到一个零度的环境里,降温速度就会明显低于100°的方块

由于CPU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传递给散热器,导致散热器升温,散热器的温度越高,它和周围空气的温差就越大,热传递的效率也就越高,他越容易把热量散发到空气当中,当散热器的温度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热传递的效率达到足以让散热器散发出去的热量和CPU最大功耗时产生的热量相等,此时温度就不会再上升了,CPU的发热和散热器就达到了一个平衡

影响散热效率的另外一个因素的就是表面积,影响散热效率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表面积

散热器工作原理:

  • 散热器是利用对流把热量传递给空气的,所以散热器的表面积越大它能用来和空气接触产生对流的部分就越多,而CPU的表面积非常小,如果我们直接用风扇吹CPU的表面,效率就很低了,因此散热器需要把CPU产生的热量,从CPU传递出来,再把这些热量均摊到一个更大的表面积上,最后再用风扇加强空气的对流

image-20250611155036260

目前广泛出现在电脑内部的是热管加鳍片的塔式散热,工作原理:散热器的底部直接接触CPU的表面,CPU升温后加热了热管内的液体,液体蒸发成气体后上升到热管上方,由于上方有大量的低温铝制鳍片,此处的温度较低,高温的其他冷凝后释放热量给鳍片,冷却液回流,如此循环往复

image-20250611155755651

一体式水冷结构包含一体式冷头、水管、冷排、风扇

image-20250611160100898

一体式冷头内部会包含有泵机,再工作的时候冷头回直接接触CPU表面,冷头另一面采用CNC工艺切削出来的大量凹槽(微水道),冷水流经微水道以后会被CPU产生的热量加热,然后经过泵机带动水流,流经水管进入冷排,冷排内部有很多水路,水路和水路之间会有大量密集鳍片,热水流入以后会把热量传递给这些鳍片,我们只需要在能排上加装风扇加强空气流通,就可以给热水降温,降温以后得冷水会在泵的带动下回流到冷头内,如此循环往复实现热量散发

image-20250611160548824

散热器推荐

品牌推荐这里可以参考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散热器选购指南

台式机硬盘

基础知识

主流硬盘产品可以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主要结构就是马达、磁盘、磁头臂、磁头

image-20250618154613164

机械硬盘在工作时磁头会悬浮在磁盘上几纳米,磁盘面上有很多的小格,小格内有很多的小磁粒,这些磁力具有一定的极性,当磁粒的极性冲下的时候视为0,磁粒极性冲上的时候视为1

image-20250618155106591

写入磁头可以利用磁场改变磁粒的极性,这样就可以做到写入和改写数据,为了能够精准定位数据所在磁盘面的位置,磁盘本身又被划分了无数的扇区和磁道。假设有一个数据在第五磁道第七扇区上,磁头就会优先摆动到第五磁道上空,然后等待着第七扇区转过来,当第七扇区转到磁头上面就可以读取数据了

image-20250618160439324

机械硬盘利用磁粒极性来存储数据的,所以机械硬盘被称为磁盘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量子力学的实际应用,它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叫浮栅晶体管

image-20250618161044462

浮栅中存储了一定量电子,电子数量高于一定的值就是0,低于一定值就是1,往控制机施加电压,源级和漏极如果导通了就说明浮栅里存在大量电子判断为0,如果没有导通说明浮栅里没有或者有少量电子判断为1

image-20250618164633429

写入或改写数据时,往P级施加电压就可以从浮栅中析出电子,往控制级施加电压就可以吸回电子

image-20250619101254517

无数的浮栅堆叠在一块就可以存储大量大量的0和1的数据,这就是NAND颗粒

image-20250619101807381

机械硬盘的弊端:读取数据之前需要先摆动磁头臂到对应的磁道上,还需要等待扇区转过来,尽管目前的机械硬盘大部分都是7200转/分钟或5400转/分钟的,但是这两个操作依然会导致大约十几毫米的延迟

协议支持

  • NVMe 协议(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非易失性存储器):走 PCIe 通道,速度远超 SATA(如 PCIe 4.0 SSD 可达 7GB/s)
  • SATA 协议(Serial ATA,串行ATA):部分 M.2 接口兼容 SATA SSD(速度限制在 600MB/s)

img

SATA 对比 M.2 NVMe

对比项SATA SSDM.2 NVMe SSD
速度600MB/s3500~7000MB/s
接口SATA 数据线+供电线直接插主板 M.2 插槽
适用场景老旧电脑/扩容仓库盘系统盘/游戏/剪辑

img

我的选购清单

理想配置

配件型号价格
CPUIntel i5-14600KF
主板华硕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 D5主板(板U一起买)2146
显卡影驰 GeForce RTX 5060 魔刃2699
内存光威 DDR5 6000 天策电竞版 16GB*2477
固态硬盘致态 TiPlus 7100 Gen4 1TB447
电源技嘉 650W 80PLUS330
散热器利民PA120 6X6MM双塔标准版158
机箱爱国者星璨岚黑色/270°海景房238
总计6847

最终配置

配件型号价格
CPUIntel ultra7-265KF
主板华硕PRIME B860M-K D5主板(板U一起买)2855
显卡七彩虹 GeForce RTX5060 8GB DUO 战斧2499
内存宏碁掠夺者 32G(16×2) DDR5 6000600
固态硬盘致态 长江存储 TiPlus5000 PC41Q 1TB364
电源鑫谷 650W 80PLUS 黑295
散热器雅浚 UA240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白色229
机箱航嘉S960白+6*ARGB风扇(玩嘉 棱镜4代PRO)499
总计7341

常备不懈,才能有备无患